Skip to main content

Tedshd's Dev note

Header - Accept-Language & Content-Language

Table of Contents

# Header - Accept-Language & Content-Language

## Intro

多國語系的判定主要靠這兩個來處理

Accept-Language

Content-Language

這裡的語言代碼一率遵循 ISO 639-1 codes

## Accept-Language

系統或是 client 需要帶在 request header 中

表示 client 所使用的語言

有時會帶有 location 資訊(location 依照 ISO 3166-2 標準且都是大寫

多語言時用 , 分隔

會在後面用 q 表示權重

accept-language: zh-TW,zh;q=0.9,en-US;q=0.8,en;q=0.7

這個 header 常被用來判斷 client 的主要語言來判斷處理要回給 client 用哪個語言

## Content-Language

server 帶在 response header 中

用以表示該 response 是提供哪些語言的內容

一樣可以是單純的 lang 或是 <lang>-<location> 也可以用 , 分隔多語言

也可以在 HTML 中宣告

<html lang="de">

## W3C I18n Checker

W3C 提供一個可以確認的網站

W3C I18n Checker

  1. HTML meta tag
  2. HTTP header
  3. Sitemap

使用以上三種方法來讓 Google 爬

## Keypoint

  1. 可以依照 Accept-Language 裡面的多語系權重去判斷要給予使用者適合的語系
  2. 不管是 W3C 還是 Google 其實都建議不能單純的依靠上述來判斷語系, 還是需要有提供能讓使用者手動切換語言的選項
  3. Chrome 的同步設定會連 browser 慣用語言的設定一起同步…